返回
科技

固态电池何时更进一步 国轩高科:准固态电池将在5年内推向市场

2025-05-20 22:1712

发布固态电池产品一年之后,国轩高科(002074.SZ)近日举行2025全球科技大会,宣布已建成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发布了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在内的6项新产品。据悉,这款准固态电池已有4家以上客户上车测试。

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宝星在会上介绍,G恒准固态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以上,系统能量密度可达235Wh/kg以上,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eVTOL、新能源汽车及人形机器人这三个方面。

朱宝星告诉财联社记者,准固态电池的标准是安全及其背后的高容量和长续航。所以,公司选择上车测试的车企都是国际和国内比较知名的品牌,其产品续航里程更长、车型更新,在续航方面能够达到1000公里。 今年应该会有几个车企公布G垣电池上车的消息。

技术成熟、成本可控以及安全保障,被认为是准固态电池推向市场的三个必要条件。对于准固态电池何时能够推向市场,朱星宝在会后的交流中表示,预计5年之内可迅速推向市场。但实现全面商业化落地仍需时日。

准固态电池要解决 既要又要还要 难题

作为全固态电池的 折中 方案,因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长续航的优势,在更好地解决液态锂电池热失控风险难题方面,准固态电池被行业寄予厚望,是国内电池厂商竞争角逐的赛道。

但朱星宝表示,准固态电池的量产上车,并不容易。在技术方面,真正的固态电池技术,是离子传输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去做准固态电池的时候,要对原来的液态锂电池产线进行改造,这需要不断摸索,哪些设备需要新增,哪些设备需要替换,可以保留使用的一些设备,参数也需要做很大的调整,改动的比例大于预期。

在他看来,准固态电池在当下已经具备落地的条件,但要看技术深挖到什么程度。 如果只是把电解液从100%降到90%,电池肯定能跑,但是安全性有没有提升,这要打一个问号,也说明真正的难题没有攻关掉。

据朱星宝介绍,国轩高科的G恒准固态电池攻克了多项电池关键技术。在最受关注的安全性方面,其固态化设计为电池穿上 纳米级 防弹衣,即使3mm钢针穿刺,依然保持 不起火、不爆炸 。

在落地方面,国轩高科已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目前搭载G垣准固态电池的 001 号样车总里程已经超过一万公里。

朱星宝表示,前期也有一些车企已经把1000公里的半固态电池推向了市场,但是良品率可能只有45%,这对于企业来说,不可能商业化落地。推向市场的产品一定是商家可以赚钱的,否则这个产品不可能生存。

既要解决科学问题,又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能够实现盈利,这是半固态电池推广的主要问题。 他进一步透露,目前公司二代的半固态电池已经开始导入更高的容量体系了,目前看它的稳定性问题还需要解决,降低安全风险,这里面的科学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并且商业化落地的时候,还要看能不能达到很高的良率。

全固态电池何时能面世?

值得注意的是,国轩高科此次发布的6项产品中,包括 金石 全固态电池。据公司业务负责人潘瑞军介绍,该款电池属于硫化物路线,电芯能量密度为350Wh/kg,单体容量70Ah,目前已开启装车测试。

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势成为全球研发焦点,推动动力电池进入技术迭代的关键窗口期。朱星宝对财联社等媒体表示,固态电池的火爆,恰恰是因为技术路线的多样性,用高导电率的材料代替电解液。

目前,市场最火热的是硫化物路线,但这种材料在密封性、工艺和成本等方面对实际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还有硼氢化合物、薄膜固态电解质等路径。 每一种电解质材料有绝对优势,但也有绝对劣势,所以目前国内厂商选择复合路线,通过多材料体系协同优化,相互借鉴寻找突破。 朱星宝表示。

在产业化节奏把控上,行业形成 两步走 战略共识。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方案已具备3~5年内快速落地的条件,在国轩高科看来,5年之内或可以迅速推向市场。

就全固态电池而言,硫化物路径最有希望,具备离子电导率高以及机械稳定性较好的优势,未来业界一定会对该体系继续深入研究,不断突破现有的挑战。此前业内专家曾表示,在国内,行业规划的目标是2025年实现硫化物稳定,能够在电池产业化级别中应用;到2026年,做成电芯级别进行测试,产业界持续加大对该路线的攻坚。实现路测的国轩高科已取得了领先进展。

业内分析认为,2025-2028年或将形成半固态电池商业化窗口期。朱星宝表示,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已经有非常领先的技术,但也面临着未来或被颠覆性技术替代的挑战,这就是研发固态电池的必要,目前美日韩都在押宝这条路线。在他看来,如果固态电池研发成功了,那么它将替代液态电池,国产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将继续全球领先。

固态电池何时更进一步 国轩高科:准固态电池将在5年内推向市场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