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赶”到“并跑” 鸿蒙直上九万里丨商业快评

内容摘要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首次应用鸿蒙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于5月19日在成都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领域实现重要突破。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微软Windows和苹果macOS等国外操作系统长期掌控操作系统市场数十年,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首次应用鸿蒙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于5月19日在成都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微软Windows和苹果macOS等国外操作系统长期掌控操作系统市场数十年,华为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将坚持推动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展,“你们的每一行代码,都在改写中国软件业的历史”。

华为成功推出鸿蒙电脑具有多维度的战略意义,不仅在技术、生态、产业层面实现突破,更对全球操作系统格局和中国科技自主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五年磨一剑,实现操作系统全链路自主可控

在华为nova 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上,华为MateBook Fold折叠屏笔记本外观正式揭晓,这也是全球最大的商用折叠屏电脑,屏幕展开达18英寸。据华为内部人士透露,鸿蒙电脑研发上市历经五年,投入上万名研发人员,布局专利达2700多个,实现操作系统移动端与桌面端的生态统一。

鸿蒙电脑从内核开始完全自主研发,突破了长期依赖Linux或Windows内核的技术瓶颈,填补了国产操作系统在桌面端的技术空白。其微内核架构通过中国信通院A级认证及国际CC EAL6+安全认证,安全性与可靠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技术底座创新而言,鸿蒙系统通过软硬芯云协同架构,深度融合AI能力(如小艺智能体)、分布式软总线技术以及方舟图形引擎,重构了传统电脑的交互逻辑与性能表现。

打破垄断  重塑全球操作系统竞争格局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鸿蒙操作系统生态设备突破10亿台,注册开发者达到720万,代码超过1.1亿行,并实现从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到编程语言、人工智能框架和大模型等全部实现自研。同时,华为还和全国超过300所高校展开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鸿蒙系统首次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降低开发成本,吸引美图秀秀、WPS、飞书等应用快速适配。例如,钉钉、B站等移动端应用通过鸿蒙框架快速迁移至桌面端,拓展了应用场景。同时,鸿蒙为国产软件提供创新土壤,例如悟空图像通过AI功能突破Photoshop垄断,中望CAD实现工业设计全流程协同,推动国产软件从“跟随”转向“创新”。鸿蒙电脑填补了消费级桌面市场中自主可控操作系统的空白,尤其在折叠屏等创新形态领域,展现了技术领先性。

在全球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中,Windows和macOS合计份额超85%,而鸿蒙电脑的推出标志着中国首次具备与之竞争的能力。其目标是未来3~5年内占据国产操作系统35%的市场份额。

而鸿蒙电脑的发布也加速了国产芯片、软件及硬件代工的产业链整合,形成“芯片-系统-应用”全链路自主化闭环。

定义未来计算范式,引领智能化体验

在发布会展示环节,鸿蒙电脑内置小艺智能体,支持本地化AI功能,无需联网即可实现高效办公,在重新定义了智能终端的交互标准的同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实现手机、平板、电脑的无缝协同,打破传统PC的“孤岛”状态,推动办公场景向移动化、智能化升级。实现了全场景互联体验。

鸿蒙独有的星盾安全架构及隐私保护功能,为用户数据提供端到端保护,避免“永恒之蓝”等系统级漏洞风险。在国际地缘政治和技术封锁背景下,鸿蒙电脑的自主可控特性为国家关键领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数字化底座。

鸿蒙电脑的发布不仅是华为技术积累的里程碑,更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从“追赶”到“并跑”的关键一步。其通过技术突破、生态融合与产业协同,不仅挑战了全球操作系统格局,更为国产软件、硬件及数据安全注入新动能,为未来智能化时代的竞争奠定了基础。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